5月29日俄乌冲突最新动态:俄方警告若德制金牛座导弹攻击莫斯科将视同德国直接参战!
2025-06-10 19:25:07
截至2025年5月29日,俄乌冲突已持续1191天。俄乌冲突军事对抗与战略博弈同步升级。
俄国防部宣布控制苏梅、顿涅茨克两处关键定居点,单日宣称歼灭乌军1145人,并摧毁140余处军工目标,防空系统单日拦截339架无人机。
乌军则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击退俄军32次突击,日均战斗接触高达114次,防线承受高强度消耗。
德国启动50亿欧元对乌军援计划,联合开发射程2500公里巡航导弹,触发俄方“视同参战”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抨击普京“玩火”,威胁推动新制裁。
俄国防部5月28日通报,北方战斗群与东部战斗群分别控制苏梅地区的康斯坦丁诺夫卡及顿涅茨克泽廖诺耶波列定居点,建立边境缓冲区。
俄方称乌军单日损失超1145人,北方战斗群致210人伤亡,摧毁4门火炮;东部战斗群歼敌165人,缴获两辆装甲车;战斗群中心重创440人,瘫痪步战车等装备。
俄军对140余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重点摧毁乌军工无人机生产线及无人艇停泊点。
防空系统单日拦截339架无人机及6枚美制JDAM炸弹,其中296架在特别行动区外击落。
累计战果显示,俄军宣称已摧毁乌方663架战机、2.3万余辆装甲车及超6万架无人机,装备消耗持续加剧。
5月28日,俄乌两军在七个方向发生114次战斗接触最新动态,波克罗夫斯克地区以32次攻势成为全天最激烈战区。
俄军对苏梅、切尔尼戈夫等边境定居点实施密集炮击,并向维利基普里基尔等地发动空袭。
哈尔科夫方向,乌方否认俄军集结5万兵力发动新攻势的传闻,强调当前防线稳固。
克拉马托尔斯克地区,乌军挫败俄方7次向马尔科夫推进的尝试,两处接触线仍在交火。
当前战线呈现南线高消耗、北线试探性袭扰的特点,日均无人机拦截量维持高位。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5月27日宣布,俄乌下一轮直接谈判日期将在“近期”公布,但未透露具体时间及地点。
此前5月16日双方在伊斯坦布尔达成千名战俘交换协议,并就停火路线图备忘录进入“修订阶段”。
俄方强调,谈判须以解决冲突根源为基础,核心诉求包括乌克兰确立永久中立地位、撤销加入北约宪法条款及废除针对俄语族群的歧视性法律。
分析认为,俄乌在谈判框架上存在根本分歧:乌方坚持领土完整为先决条件,而俄方要求将去军事化与俄族权益纳入议程。
当前谈判进程仍由第三方主导,实质突破取决于双方能否在中立地位等结构性问题上妥协。
德国总理默茨5月28日宣布,德乌两国签署战略协议,启动远程武器联合生产计划。
根据协议,德国将向乌克兰国防工业注资数亿欧元,重点开发射程达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首批武器预计2025年内交付乌军。
德防长皮斯托里乌斯与乌方签署备忘录,涵盖弹药供应、防空系统及卫星通信等多领域合作。
除导弹研发外,德国莱茵金属等军工企业将在乌建立维修中心,通过合资公司提升乌方装备维护能力。
德方同步追加火炮弹药、防空导弹及单兵武器供应,其中IRIS-T防空系统及配套弹药合同已完成签署。
卫星通信网络升级与医疗设备生产线建设也被纳入资助范围,确保战场通信与后勤保障。
50亿欧元援助资金源自德国联邦议院已批准预算,部分直接投入乌国防工业链。
默茨强调,此举旨在“可持续强化乌克兰国防能力”,突破此前军援限制,使乌军获得不受射程约束的远程打击手段。
德国总理默茨宣布解除对乌武器使用限制,启动50亿欧元军援计划,重点联合开发射程2500公里巡航导弹,首批2025年交付。
此举突破朔尔茨时期禁忌,俄方警告若德制金牛座导弹攻击莫斯科,将视同德国直接参战。
RT主编西蒙尼扬明确表示,柏林可能成为战术核武器打击目标,克里姆林宫强调此类行动将导致“灾难性升级”。
德乌合作涵盖导弹研发、IRIS-T防空系统供应及卫星通信升级,莱茵金属等企业在乌建立维修中心,实现装备维护本土化。
军事工业深度捆绑不仅提升乌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标志着北约军工体系前移至冲突前线。
俄军通过多线蚕食战术强化“领土现实化”,乌军则以弹性防御与西方军援维系战线。
德乌远程武器合作计划打破军援禁忌,将冲突推向“北约军工体系前移”的新阶段,俄方核威慑警告折射战略焦虑。
若德制导弹2025年实战化,或倒逼俄采取更激进反制,而特朗普“以压促谈”策略能否撬动僵局,仍取决于战场优势与政治妥协的微妙平衡。